我在《博弈与社会》里讲,我们研究人类应该怎么更好地合作,首先要理解人为什么不合作,如果你不理解人为什么不合作,就不可能找到使人们更好合作的方法。
目前,中国进出口贸易结算的人民币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人民币是国际贸易融资的第二大货币、是全球第五大最常用支付货币和外汇交易第七大货币。那么,拦在SDR与人民币之间的障碍究竟是什么呢?我们看各派观点争来争去的是什么?是货币篮子的筛选标准,是执行标准的程序,这样一些技术层面的细节问题,并不是原则问题。
人民币加入SDR只是时间问题 第三,SDR货币篮子与国际货币格局关系密切,主要国际货币都在其中,货币篮子调整本身也反映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6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采纳了十国集团的建议,创新地推出了这样一种超主权货币。周小川行长上个月明确表示,中国为使人民币成为一种更加可自由使用的货币,已经制订了详尽计划。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增长迅速,但是货币错配严重,频繁遭到投机资本攻击,经常发生国际金融危机。主要是因为当时德国、日本这些新兴的贸易大国抢走了美国的一部分出口份额,但美元仍然是主要的贸易和储备货币,所以美国就要从资本净流出变成资本净流入、从贸易顺差变成逆差。
也要看到,人民币以一种新兴国际货币的身份出现,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变化。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快速成长,非居民获得和使用人民币的便利性和意愿都有提高,人民币的吸引力在上升。2014年12月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将新常态进一步上升为中国目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大战略。
现在资本投入下降,劳动投入逐渐减少,招工难成为一个问题。从2011年开始,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比较来看,李扬认为,国际上讲新常态更多是被动地刻划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增长长周期的阶段转换。第二,各国宏观经济运行非同步,大宗产品价格变动,国际游资肆虐,息差交易盛行。
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一下中国的问题。第四,向生态文明建设要经济发展。
二,如何投?现在的中国金融体制,只要投资就借钱,借钱就负债,负债杠杆率提高、债务提高。中国的新常态意味着经济浴火重生 李扬说,首先讨论一下概念。这个时候,新常态的表现主要有五个方面。我们虽然极力主张把研究与开发(RD,researchanddevelopment)统计为GDP,把环境治理统计为GDP,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有没有可识别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交易。
本国不够,谈判中日韩自贸区,和新西兰、瑞士也都在签自由贸易。到2014年,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情况还在延续,完全符合长周期的概念。三个方面:一是创造并维护一个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社会经济环境。生产三要素是劳动、资本、技术进步。
造成这一个情况的原因是杠杆率超高,已经到了危机。从那以后,国外的媒体和理论界经常使用这个概念,认为在新常态下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特征可以概括为低增长、高失业以及投资的低回报。
二是在创新的公共品领域。过去30年有很多的创新是引进来的。
如今情况变了,制造业饱和,人开始向服务业转移。美国在这个阶段上行或者下行,我们是在上个阶段的上行、下行,看着我们好像落后了,其实这正是我们优势所在。因为现在从有关部门的倾向来说,希望把新常态理论化,所以就需要探讨概念、概念体系以及它的逻辑关系。问与答 问:我不理解的是关于环境治理,国家可以通过一些财政补贴形式。那我们跟美国相比的时候也应当用这样一种智慧来看待。所以在中国,提出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的浴火重生。
第三,构筑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这个思路绝对是正确的,中国的统计局也在研究。
所以埃里安进一步阐释,新常态主要指的是:西方发达经济体在危机过后陷入长期疲弱、失业率高企的泥沼。三个问题:一,投什么?促进消费增长的是教育、健康、文化、医疗保健、节能、环保、生态修复,这就是需要投资的。
现在在这方面的努力,是以推行自贸区为载体的。这样的话形成了创新周期。
李扬认为,最有全局性的内容有两条,一是自贸区,二是一带一路。这是老话,但是老话要新作。通过引进跨国公司,甚至把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放在中国,让中国整个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不意味着政府不干事,政府应当更好地干事。
进入 李扬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新常态 中国经济改革 。会上,总书记从9个方面全面论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表现、成因,以及发展方向,明确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
问:您刚才讲到我们处于长周期的下行阶段,主要是科技原因。在埃里安看,由于它是一个基于长周期的变化,那么正常的宏观调控政策是不能够应对的,所以必须采取超常的政策。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因为它是从此就不同了,所以它才能够对应长周期的上行期和下行期。但是框架不能随便变,GDP必须进入交易才能够进入GDP。
所有这些东西都指向一个方向,全球新的治理监控。中国陷入这样一个非常微妙的状态,所以再投资肯定不能像原来那样去做,而是要以改革的方式研究投资问题。因此面对一些情况,急需有战略应对,三个方面比较重要。在新常态发生之前的30多年,中国的资源配置是大量人口和资源从农村、农业向城市、工业转移。
不是政策使然,也不是我们平时说的小周期使然。我们在做跟他们一样的事情,也有它已经做过我们还没有做的事情。
历来是这样的,说要搞创新大家都要钱,把钱一分,哪里由谁来干。这样,新常态的概念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位置就摆清楚了,它的理论价值也就呈现出来。
科技进步又不可能很快见效,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用的大致上较随意,但是想表达的意思是清楚的。